基層「不棒」…三級難銜接 留不住選手

自由時報 – 2013年3月11日週一 台北標準時間上午4:26

〔自由時報記者劉榮、邱紹雯/台北報導〕世界棒球經典賽台灣搶進八強,棒球熱再度席捲全台,但基層棒運發展在台北各級學校仍舊面臨擴隊瓶頸及三級棒球難以銜接的根本扎根問題,三級棒球教練眼看優秀選手外流其他縣市,培育人才的棒運「金字塔」喊了多年還在原地踏步,少棒十二隊只有六隊有專任教練。

少棒、青少棒及青棒三級棒球,是基層棒球由下而上的三個養成階段,教育資源相對優渥的台北市,北市教育局補助經費相對較其他縣市優厚,只要各校成立棒球隊就撥款補助,國中小學棒球隊每年經費約六十到九十萬元。但少棒隊前幾年一度只剩三隊,去年已增加到十二隊,國中也有五隊,基層教練都感嘆,其他縣市高中傳統強隊都有重金補助,不少有潛力的球員念完國中就被挖角,台北市已經很久沒有球隊打到全國高中聯賽四強。

僅半數少棒隊有專任教練

台北市棒協副總幹事陳振庭表示,少棒美其名有十二隊,但有專任教練的才六隊,其餘都是剛成立的社團級隊伍,換言之,真正願意投入苦練的小選手,全市可能不到一百個人,「振興棒運,所有人都說要把三級球隊蓋成金字塔,但在台北市喊了多年,還在原地踏步。」

外縣市高中大撒重金挖角

陳振庭認為,目前學生棒球聯盟並未限制高中挖角其他縣市球員,十二年國教實施後,三級棒球的發展勢必會因為升學生態的改變而重新調整,如果能夠從完全中學的概念留住人才,至少能讓球員留在台北念高中,當然,市政府也必須妥善解決外縣市透過「重金錢鬥」模式吸收優秀選手。

長安國中教練陳育松感嘆,北市基層棒球難以扎根,必須先解決選手來源不足問題,過去台灣有「北華興、南美和」美名,私立華興中學棒球隊解散後,空缺一直無法解決,條件好一點的球員,青少棒階段就被外縣市相中,國中畢業前,外縣市學校都捧著全額獎學金來搶人,甚至轉到鄰近的新北市或桃園念書。

改善棒球環境只做了半套

北市少棒傳統勁旅,首推萬華東園少棒隊,東園去年六月才剛拿下全國錦標賽冠軍,代表台灣進軍亞洲盃,教練賴敏男說,政府這幾年重視基層棒運的用心,其實只做了半套,除了經費、場地問題,最重要是基層棒球環境改善,政府要創造出「打球的孩子有出路」的環境。

賴敏男說,這幾年他帶到好幾個條件、動作都很好的球員,但一碰到升學問題,家長卻抱持反對小孩再打下去的立場,最後只能放棄,「因為我沒辦法跟家長保證,他家的小孩有多大機會變成下一個王建民。」

「棒運要扎根,不代表每個人都要變成頂尖選手,而是在棒球或周邊的領域,可以找到自己未來的定位。」賴敏男舉例,王建民在美國專屬的防護員,就是出身東園國小,他當過小選手,後來到美國攻讀運動產業,學習當訓練員,念到碩士,攻讀運動傷害,如今也在棒球產業裡找到自己的定位,「並不是每個人都在舞台前閃耀,棒球這個產業很大,還是有很多角色可以扮演。」

……..文章來源:按這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