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銷服貿 經部找業者背書

自由時報 – 2013年6月26日 上午6:16

〔自由時報記者林詩萍/台北報導〕兩岸服務貿易協議簽署引發全台人民恐慌,基層服務業更是首當其衝,經濟部長張家祝昨天重申,開放服貿是為台灣的服務業找出路,爭取更大的市場,雖不排除部分產業因此受衝擊,但取捨絕對是以「最大總體利益」做出決定。

張家祝強調,台灣經濟成長動能不足,外銷拓展面臨困境,如何透過洽簽貿易協議,增進貨品及服務業出口,是經濟施政的最主要目標之一;透過兩岸服務貿易,可鼓勵外國人來台投資,更可藉由本協議優惠的待遇,進軍大陸市場,提升其他國家與台灣經貿合作的意願。

全台走透透 舉辦服務業論壇

為協助國人和產業界更了解兩岸服貿協議,經濟部即日起將全台走透透,於北、中、南、東各地舉辦服務業論壇,並進行相關業界座談會。昨天首場座談會中,經濟部邀請網路家庭董事長詹宏志、凌群電腦總經理劉瑞隆、雷爵網路科技張厥猷、耕興公司董事長黃文亮、展昭國際總經理林茂廷、集思會展事業執行長葉泰民及新北市女子美容商業同業公會理事長陳清庚共同參與。

但有業者私下抱怨,政府「不做事前溝通,只做事後說服」,令人反感;也有業者批評,政府找受惠業者來背書支持,擺明就是服貿「宣傳大會」。

詹宏志表示,服貿開放項目沒有解決電子商務業者的問題,中國仍屏蔽台灣網站,目前兩岸網友根本無法平等接觸對方網站,這樣的條件是我們想要的,但顯然一時之間還得不到。

找受惠業者出面 被批宣傳大會

至於針對外界關心受衝擊產業的後續效應,張家祝強調,對受衝擊的廠商將有輔導計畫,例如先前針對ECFA貨貿開放時,政府就對較弱勢的織襪產業進行專案輔導;至於有能力朝中國發展的服務業者,也會協助他們拓展市場,對內、對外都將有輔導計畫。

張家祝重申,開放服貿的主要目的,是希望幫助服務業走出去,爭取更大的市場。中國市場有十三億人口,其中個人年收入超過台灣年平均所得的人口,共達三千萬人,兩岸同文同種,台灣服務業發展得早、又有非常好的創意和人才,都是我們的優勢,在服務貿易協議生效後,希望能透過廣大的市場,壯大服務業國際化實力。

至於開放陸資來台,可能引爆中國勞工侵台衝擊,張家祝則表示,外界擔心中國人來台「變相移民」,但從過去開放陸資來台投資紀錄,來台的中國主管只有二百一十六人,但僱用我國員工人數卻有六千七百七十一人。陸資與其他外資一樣,絕大部分都要僱用本地勞工、使用本地技術,不需有變相移民的顧慮。

……..文章來源:按這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