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臟去顫器推廣 設置、宣導並行

作者: 李昀澔 | 台灣醒報 – 2013年8月28日 下午7:13

【台灣醒報記者李昀澔台北報導】「台灣推廣自動體外心臟去顫器(AED)設置其實做得不錯,只是民眾必須會用、敢用,才能讓類似徐生明教練或戎祥的不幸案例少一些。」台大醫院急診部醫師馬惠明表示,全台AED裝備設置數量仍然不足,但更大的問題是民眾不會、甚至不認識AED;未來推廣AED,必須硬體架設及全民教育雙管齊下,才能達到緊急救命的效用。

AED攜帶方便,操作簡易,又稱「傻瓜電擊器」,會自動偵測人體心跳,評估施以電擊必要,使用上安全無虞。心跳停止的10分鐘內,是利用AED急救的黃金時間,作用在於使心律不整現象停止,讓心臟恢復正常運作。若搭配正確的心肺復甦術(簡稱CPR),急救成功率可達九成。

遠見雜誌調查台灣民眾對AED認知現況,發現儘管全台現已經有超過5400台AED,普及密度已超越德國,但仍有61.7%的民眾認為目前全台AED裝設數量不足。更教人擔心的是,只有38.8%的民眾「聽過」AED,更有超過六成的民眾認為,地方政府推廣急救教育的程度不足,讓多數民眾「不知道、也不會用。」

日本是世界上AED普及密度最高的國家,某些飲料販賣機下方就配置有AED,並且從國小課程落實急救訓練,「連日本民眾找到新工作,入社前都必須通過AED訓練。」馬惠明指出,美國靠法令強制地方添置AED,日本則多半由民間力量出資,台灣採並進的方式,加上媒體監督的力量,「未來AED的數量不是問題。」

馬惠明認為,AED經過改良後,操作安全便利,施救者在緊急醫療救護法修正後,也不用擔心醫療責任歸屬的麻煩,民眾不會用、不敢用及不知道哪裡有AED,才是更嚴重的問題。衛福部醫事司副司長王宗曦說,「AED的推廣勢必結合全民國防教育的體系,讓民眾認識AED,就像知道行事要保密、急救要用CPR一樣。」

衛福部規畫於明年7月前,在全台「高人潮、高風險、高急救效益及難到達」等「三高一難」的公共場所,設置AED裝備。消基會代表歐陽莉指出,某些機構把AED當救命寶貝,設置的地點「太過隱密」,反而使民眾取用不易。

另外,在中高齡人口出沒頻繁的傳統市場及夜市等地點,AED的設置,與交通要衝、觀光區、學校及大型購物中心等場所相較,數量明顯不足。

圖說:遠見民調中心副總監王淑貞,表示有61.7%的民眾認為目前全台AED裝設數量不足。(photo by李昀澔/台灣醒報)

……..文章來源:按這裡